辅酶Q10在肥胖管理中的潜在作用
肥胖作为全球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,其核心病理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、氧化应激、铁死亡及慢性炎症密切相关。辅酶Q10(CoQ10)作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关键成分及脂溶性抗氧化剂,在肥胖管理中展现出多维度潜在价值,为肥胖防治提供了新的干预方向。
1.对肥胖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
肥胖的发生发展常伴随线粒体功能异常。正常状态下,线粒体通过氧化代谢燃料生成ATP并参与产热,而肥胖导致的营养过剩会使三羧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饱和,引发线粒体质量减少、膜电位受损、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等问题,且在脂肪、肌肉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组织中均有体现。CoQ10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体I、II向复合体III传递电子的核心载体,同时参与脂肪酸代谢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调控,能直接改善肥胖相关的线粒体功能障碍,从源头减少能量代谢紊乱。
2.对肥胖“氧化应激-炎症”循环的阻断作用
氧化应激与炎症是肥胖进展的重要推手。肥胖引发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增加活性氧(ROS)生成,同时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、维生素C/E等抗氧化物质水平,导致氧化-抗氧化失衡;过量ROS进一步激活NF-κB等炎症通路,促使巨噬细胞释放TNF-α、IL-1β等促炎因子,形成“氧化应激-炎症”恶性循环。CoQ10不仅能直接清除ROS、保护线粒体及胞外膜免受氧化损伤,还可通过再生维生素C/E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,同时调控炎症相关基因表达,抑制促炎因子释放,打破上述恶性循环。
3.对肥胖相关细胞死亡的调控作用
在细胞死亡调控层面,肥胖会诱导脂肪细胞凋亡与铁死亡。前者由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触发,后者依赖铁介导的脂质过氧化,二者均会加重脂肪组织功能紊乱。研究表明,CoQ10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-2抑制凋亡,还能通过CoQ10-NAD(P)H/铁死亡抑制蛋白1(FSP1)通路,阻止磷脂过氧化,从而抑制铁死亡,维持脂肪组织细胞稳态。
4.干预肥胖的研究证据
从现有研究来看,针对肥胖相关干预的CoQ10补充方式多样,且在不同研究模型中有所差异:
在动物模型中,补充摄入CoQ10,可降低血浆脂质水平、下调脂肪组织TNF-α表达、改善肝脏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,甚至减少白色脂肪组织含量。
人体研究中,CoQ10与硒联用在减重人群中展现出保护骨骼肌质量的潜力——有研究对肥胖人群每日补充240μg硒,同时配合CoQ10补充,发现其在减重过程中可帮助增加肌肉量、减少脂肪量,为肥胖患者减重期间维持代谢功能提供了新思路。
CoQ10基于对线粒体功能、氧化应激、炎症及细胞死亡的调控作用,结合多样且可操作的补充方式,在肥胖管理中具有明确理论依据与临床前证据,但仍需更多针对无合并症肥胖人群的高质量临床试验,进一步探索适宜的补充剂量与方式,以明确其实际应用价值。
参考文献:
[1] Mantle D, Kozhevnikova S, Larsen S. Coenzyme Q10 and Obesity: An Overview[J]. Antioxidants, 2025, 14(7): 871.
*特别说明 - 本文仅作资讯科普用途,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,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。涉及疾病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相关的,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,寻求专业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