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胱甘肽对果实采后保鲜的作用
果实采后易因水分流失、氧化损伤及病原微生物侵染导致品质劣变,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草莓等浆果类果实因果皮薄、水分含量高,采后保鲜难度更高。
近年来,谷胱甘肽(GSH)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,在果实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潜力受到广泛关注。基于对‘Sabrina’草莓的相关研究,可深入了解谷胱甘肽对果实采后保鲜的作用机制与效果。
1.谷胱甘肽能有效减少果实采后重量损失,维持果实外观与质地。
研究表明,64mM谷胱甘肽处理的草莓在4℃、90-95%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15天,重量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及低浓度处理组。这是因为谷胱甘肽可降低果实细胞膜通透性,减少气孔开放,从而抑制水分蒸发与呼吸作用,延缓果实脱水软化进程,这一作用在秋葵等其他作物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。
2.在维持果实营养品质方面,谷胱甘肽表现突出。
它能显著提升果实中抗氧化物质含量,如64mM谷胱甘肽处理使草莓的总酚、花青素及抗坏血酸含量大幅增加。同时,谷胱甘肽可通过激活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等关键酶的活性,促进苯丙烷代谢途径,增加酚类、黄酮类等物质合成,这些物质不仅是果实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能增强果实抗氧化能力。研究中,经谷胱甘肽处理的草莓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,其中16mM处理组抗氧化活性最高。
3.谷胱甘肽还能减轻果实采后氧化损伤,延缓衰老进程。
丙二醛(MDA)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重要指标,其含量高低反映果实氧化损伤程度。64mM谷胱甘肽处理的草莓,MDA含量显著降低,有效抑制了氧化损伤。此外,谷胱甘肽可提高果实中过氧化氢酶(CAT)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(APX)等抗氧化酶的活性,增强酶促抗氧化系统功能,协同清除活性氧(ROS),减少氧化对细胞的破坏。
谷胱甘肽通过减少重量损失、维持营养品质、减轻氧化损伤等多重作用,有效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,提升果实商品价值。其中,64mM谷胱甘肽对草莓采后保鲜效果最优,为果实采后保鲜提供了安全、有效的技术方案,在果蔬采后处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
参考文献:
[1] Manda-Hakki K, Hassanpour H. Effect of L-glutathione treatment on biochemical properties,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y in strawberry fruits during storage[J]. Heliyon, 2024, 10(18).
*特别说明 - 本文仅作资讯科普用途,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,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。涉及疾病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相关的,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,寻求专业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