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新闻

产品新闻

外源谷胱甘肽对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

2025-09-15 14:45:07 古特生物

种子活力作为衡量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,直接决定农业生产中田间出苗率、幼苗抗逆性及作物最终产量,而环境胁迫与种子老化是导致其活力下降的主要因素。谷胱甘肽(GSH)作为植物体内关键的非酶促抗氧化剂,不仅是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的核心物质,其外源施用也被证实是提升种子活力的有效手段,为解决逆境下种子萌发难题提供了重要途径。


缓解多种非生物胁迫

外源GSH可通过缓解多种非生物胁迫对种子的损伤,显著提升萌发性能与幼苗活力。在水分胁迫条件下,GSH预处理能激发玉米种子代谢活性,促进光合色素合成,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过氧化物酶(POD)等抗氧化酶活性,增加还原糖、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积累,从而有效缓解水分缺失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。面对重金属胁迫时,如铜离子污染环境中,100μmol·L⁻¹的外源GSH可增强豌豆种子抗氧化系统功能,提升光合系统Ⅱ活性,还能促进种子对氮、磷、钾等大量元素及铁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,降低重金属离子对细胞代谢的破坏。此外,对于受自毒胁迫影响的黄瓜、南瓜种子,外源GSH可通过提高α-淀粉酶活性,加速淀粉降解以保障呼吸代谢能量供给,同时减少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过量积累,缓解细胞渗透失衡,促进种子正常萌发。


古特生物


促进幼苗跟叶生长

针对种子老化导致的活力衰退,外源GSH展现出显著的修复与保护作用。种子在长期贮藏过程中,易因活性氧(ROS)积累引发线粒体结构破坏、蛋白质羰基化等损伤,而GSH引发处理可改善老化种子线粒体膜完整性与脊结构清晰度,降低线粒体中过氧化氢(H₂O₂)水平及脂质过氧化程度,同时提升抗坏血酸-谷胱甘肽(AsA-GSH)循环相关酶(如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、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)活性,恢复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。在对无芒雀麦、燕麦等作物老化种子的研究中发现,相较于抗坏血酸(AsA)、褪黑素(MT)等其他抗氧化剂,外源GSH在提升种子发芽率、促进幼苗根叶生长方面效果更优,且能通过维持种子内GSH/GSSG(氧化型谷胱甘肽)的动态平衡,延缓活力衰退进程。


古特生物


提升种子活力

外源GSH通过“预先调节氧化还原状态—激活防御系统—修复损伤结构”的核心路径,在逆境与老化条件下有效维持并提升植物种子活力,其作用机制明确且应用场景广泛。未来针对草类植物等特色作物,进一步优化外源GSH的施用浓度、处理时间等条件,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挖掘GSH调控相关基因,将为优质种子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
参考文献:

孙铭,王丽,孙新朝,等.谷胱甘肽(GSH)参与植物种子活力调控的研究进展[J/OL].草地学报,1-19[2025-09-15].https://link.cnki.net/urlid/11.3362.S.20250827.1129.002.


*特别说明 - 本文仅作资讯科普用途,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,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。涉及疾病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相关的,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,寻求专业意见。